Keith
Yang (self)

PyCon APAC 2017

PyCon APAC / Japan 2017

今年終於開始復出 PyCon 海外巡禮馬來西亞

PyCon APAC 2017 很有趣,第一次參加馬來西亞的 PyCon,文化本身的多元讓一切從入境就能感受到,經過入境市場約需二三十分鐘,然後在入境之前買 sim 卡,算是很有趣經驗,看店員桌上排著三隻 Nokia 在幫客戶啟用,你不禁好奇從哪個當下要買的 3GB/7 days 變成 300MB/2 days,還好客訴是有用的。從機場到街頭,英文都可以通也十分方便。

整體應能從官方的 warp up 抓到一些數量上的概念,也可以配著照片服用。猜與主席本身住在日本也參與 PyCon Japan 有關,從日本來的講者與志工至少有 10 人吧。而這次大會有特別與當地的 Women Who Code (WHC) 連結來增加不同性別的出席率,並且將晚宴與 T-shirt 都另外分開賣,用意是減少浪費。

活動現場目測也差不多是完售票 202 張的規模,場地在一個展場,會場可以切成兩個空間,Keynote 時可以合併起來。坐捷運可以到附近,從捷運站走上一個大斜坡上來約 15 分鐘。會場對面就是大會推薦的飯店,到會場相當方便,可惜我有訂了靠近 KL Sentral 的民宿。

從台灣來的講者有 TP、Mosky 以及我;後來發現 Noah 也是大會志工,很熱心地在參與 Asia 的活動,也感謝他第一天來接定錯位迷路的我。

聽了幾個講題,參與了幾次 PyCon APAC,主辦地區的文化與風格果然相當程度地反映在大會上,畢竟從國外來投稿的數量總不會太多。例如可以感受在馬來西亞,許多企業與開發者還在觀望,好奇從軟體工程的角度 Python 能做什麼。與當地的新朋友聊天,說還是正在熟悉新語言的文化,或著說,軟體業與 startup 正在起飛,而現有一定規模的軟體公司的主力仍是 Java 那種感覺。另一方面 Python 在資料科學的長進,似乎直接跳過了當地軟體開發的發展,直接成為目標程式語言,應該至少佔了三分之一以上講題的感覺,也不只馬來西亞,最近這大概會是全球 PyCon 常見現象。

這次給的題目是 ”Coding test-driven Python package with CI and cloud”,屬於軟體工程的最佳實踐類。沒準備到 USB-C 轉 VGA 不能用自己的電腦投影,投影片看起來不夠美有點可惜,以為 HDMI 的世界來臨了的我真是井底之蛙。講完之後也吸引了一些對 CI 有興趣或確實在軟體建構與團隊合作中吃過苦頭的聽眾。一方面也許因為都能說中文的關係,不少說華語的朋友會前來問好,感覺也確實蠻親切的。

會場提供的咖啡不賴,想必跟主席對咖啡有愛相關(笑),旁邊直接附牛奶是台灣較少見的。

第二天的 Keynote 是(大家熟悉的?)Jessica McKellar,題目也是她的風格,注重於討論社群與 diversity 並呼喻行動。

中午較特別的是參與了例行的 PyCon APAC Communities Meeting,大意是認識新舊成員與討論各區的情況與舉辦下一屆或之後 APAC 大會的意願。看來 2018 受到相當的矚目,有興趣的至少有兩三個地區,我想接著的 Call for Proposal 想必會很有趣,怎麼票選也是。忽然想到除了舉辦國的實力之外,想不想、有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好像對國外講者的投稿意願而言還滿有影響的(笑)。有趣的是這次還有來自印度 Bangalore 的 PyCon 志工(也是講者)加入討論,即使一般不會認為 India 屬 Asia Pacific,也還是奇妙地問了有沒有舉辦的意願吶,大概是問或不問都怪怪的概念。

旅遊小記:第一天會後跟 TP 去逛街,兩個人就在 mall 與 mall 之間走來走去,並在美食街裡找比較 local 的食物,說真的我還真沒想過可以吃到鐵板撈麵,馬來西亞不可思議之一,TP 說,就是能把平常常見的食材使用想不到的方式料理組合出來。另外就是從滿街超競爭的手搖飲王國台灣來的我倆,為喝到的珍珠奶茶驚呼,怎麼那麼好喝!?玻璃心也應景地碎了滿地。

其它一些小插曲例如連星巴克口味都有特別口味,為何要從新加坡飛馬來西亞,要翻過門進民宿,坐深夜巴士到新加坡,日本要辦 PyLadis APAC,新加坡下屆 PyCon 積極的主辦人,下次見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