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本書類型:叫你怎麼過人生;另一種是秀給你看人生可以被怎麼過。
書中舉的例子涵蓋不同的業界與高度、對一般說法的反駁、清楚的結構,以及許多可能的策略與天外飛來的細節如費曼與紙牌記憶法,讓人讀完還想再回味不只一遍。期待更深度地遊戲+工作。
書裡面可以分享的太多,細節請買書或借來盡情地享受閱讀吧,不論你想學英文還是寫程式,還是為下一個驚世大作做準備。
假如你也讀過,那就一起來回香,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力作。
Part One: 概念
一.深度工作力,創造價值的關鍵能力
首先舉了三位典範:
選舉預測師席佛(Nate Silver)、DHH,對就是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Ruby on Rails 的作者(不幸地書中寫說它的簡稱是,RoR),以及矽谷創投 KPCB 首席合夥人杜爾(John Doerr),說明在現在與未來的工作中的優勢角色:1. 高技術工作者、2. 超級名星、3.(資產)擁有者,以及深度工作能增進兩種核心能力:a. 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b. 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來幫你成為前兩種角色,藉由「刻意練習」:
- 注意力專注在某個你嘗試改善的技術或嘗試精通的思想。
- 利用獲得回饋,糾正方法,來把注意力放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與高品質方程式:
高品質的成果 = 花費的時間 * 專注的程度
另外因工作性質而可能需要分心來提高產出的少數例外:高階主管、某些類別的業務與遊說者,對他們來說,保持被連線能增加他們的生產價值。
二.當「深度」越稀有,就越值得你投入
企業往分心移動的三個趨勢:
- 開放式辦公室:Apple、Square
- 即時通訊:IBM、Slack、Hall
- 社群媒體曝光:New Yorker
以及擁抱分心的原因:1. 度量黑洞、2. 最小阻力原則、3. 以忙碌代表生產力,4. 網際網路狂熱教派。3. 有提到費曼(Richard Feynman)為了真正做好物理研究,採取較不正統的生產力策略:
「如果有人要求我參與一個評審委員會,『不,』我告訴他們:『我不負責任。』」
他逃避管理職務。4. 也提到通訊理論家波滋曼(Neil Postman)於 1993 年說:「科技並沒有讓其他選項不合法,(…)科技讓它們變隱形。」
深度工作力,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要做到恰到好處是我所知最複雜的事。」傅瑞爾(Ric Furrer)鐵匠說「就是這種挑戰驅策著我。我不需要擁有劍,但我必須鑄造劍。」(…)他顯然已經從他的職業找到深刻意義。在工藝世界,深度工作和美好生活之間的關係已廣為人知。「網路讓我倒胃口,對我毫無吸引力。」
作者並以三個論證支持,從神經學《全神貫注(Rapt)》出發,到心理學《心流(flow)》,再以哲學《萬物放光輝(All Things Shining)》、《程式設計師修煉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結尾。
「當你失去專注,你的心智為固執於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如意,而非好的一面。」從神經學的觀點,由淺薄支配的一天可能耗盡你的樂觀情緒,即使大多數抓住你注意力的淺薄事物似乎無害,或者很有趣。
Part Two: 原則
Rule 1: 培養深度工作力
六個策略: 一.工作哲學(例:記者式的深度工作哲學) 二.工作儀式(例:主題散步) 三.大動作(買機票並在飛機上工作) 四.主題團隊對話(個人辦公室+連接共用走廊) 五.企業原則《執行力的修煉(The 4 Disciplines)》 六.懶惰理由:a. 停止思考有助於領悟 b. 停止思考有助於補充深度工作需要的能量 c. 晚上少做的工作通常沒那麼重要。
我覺得企業原則可以應用的領域很廣,所以特別再拉出來記一下:
企業原則《執行力的修煉(The 4 Disciplines)》
- 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
- 根據領先指標行動:落後指標如還差多少論文要發表;領先指標如深度工作幾小時,可快速反饋並修正。
- 設置醒目的計分板
- 定期檢討成效(回饋、深度工作時間的規律性)
Rule 2: 學會擁抱無聊
這種訓練必須達到兩個目標:1. 改善你高度專注的能力 2. 克服你對分心的渴望。
By
一.安排分心的時段
二.離線模式:坐捷運時若能拿出電腦處理或思索一些工作,產出不時讓我自己感到驚訝。
三.生產性冥想(散步、慢跑、駕車、淋浴時,集中注意力在單一方而明確的職業問題上),看來洗澡時不時想到一些解法的不只有我,也有其道理。
四.練習記憶一副牌(52 個空間物體順序+英文數字人物)
Rule 3: 拒絕任何好處心態
它們都是小事。
「我可以看到朋友在做什麼、張貼好玩的照片、很快的發表一些意見。」 這個服務在其它娛樂的選項中,可能還是相當平凡的一個。
「我加入一個短篇小說的論壇。我在那裡改進我的寫作,並且交到很好的朋友」 「我使用臉書是因為我高中認識的人很多都在那裡。」 泛泛之交並沒有不好,但他們不可能成為這位使用者社交生活的重心。
使用網路工具的任何好處心態
策略一:根據「重要少數法則(80/20)」選擇網路工具。
策略二: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打包後,沒再拿出來用的,就把它丟了。 停用三十天但別主動告訴大家,三十天後問自己 1. 過去三十天,如果我使用這項服務,我的生活會明顯更好嗎?2. 人們在乎我不使用這項服務嗎?
策略三: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如果你在特定時間不給自己一些事情做,它們永遠是一個誘惑的選項。如果你以更有品質的事情填補空閒,它們對你的掌控就會鬆動。心智需要的是改變,而不是休息,除了睡眠以外。
只要能找到使用一項網路工具的好處,或是不使用它可能錯過的好處,就是你使用這項網路工具的理由。 它忽略了所有壞處。 「工匠的工具選項法」,強調工具終究是為了達成更大的目標。 找出決定你職業與個人成功和快樂的核心因素,只有當一項工具對這些因素的好影響遠超過壞影響時,才採用這項工具。
Rule 4: 排除淺薄事務
2007 夏天,軟體公司 37signals 縮短五天的工作日為四天(除了顧客支援部門),減少的淺薄工作遠多於深度工作,所以仍能完成重要事項。
策略一: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工作)時程方塊」「溢位方塊」
策略二: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訓練一個聰明、未受過專業領域訓練的大學畢業生,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久(幾個月)時間?「開會討論重要專案的最新進度和下一步」:三個月。
策略三: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跟你的主管討論
策略四: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台灣也許要算六點半?就朝十晚六的話)
策略五:讓自己難以連絡,以及流程式的電子郵件
總結:「我將過專注的生活,因為那是最好的一種生活。」
以及給許多人:
當然,深度生活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它需要辛苦工作和激進的改變你的習慣。對許多人來說,快速的電子郵件通訊和社群媒體貼文所營造的人為忙碌能讓人感到舒適,而深度生活要求你必須放棄大部分這類事物。發揮你能力的極致,創造最好的東西,也環繞一種不安,因為它強迫你面對你還不是那麼好的可能性。空談我們的文化,比跨入深度生活並嘗試改造世界安全。
想到,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永澤說的,不要同情自己。我說,接受自己。世界說,什麼重要?